作者:銘澤機械 來源:銘澤機械 時間:2025-08-28 16:29:55 點擊次數:0
1000 噸靜壓式水泥制磚設備是一種利用靜壓原理生產水泥磚的機械設備,靜壓磚機具有高效、節能、環保等特點。以下是其詳細介紹:
主要技術參數:
功率:通常為 110kw。
額定壓力:31.5mpa。
循環時間:15-20s。
生產能力:每天可生產 6000-20000 塊磚。
工作區域:2000-6000 平方米。
操作人員:2-3 人。
設備特點:
靜壓成型:采用液壓靜壓驅動,相比傳統的振動成型方式,噪音小,能量消耗低,設備磨損小,使用壽命長。
自動化程度高:配備進口 PLC 全自動控制系統,可實現自動上料、壓制、出磚等一系列操作,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,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穩定性。
原料適應性強:可綜合利用粉煤灰、尾礦砂、爐渣、礦渣、石材廢棄物、建筑尾泥等多種工業廢料和建筑垃圾作為制磚原料,原料綜合利廢率達 90% 以上,符合環保要求,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。
產品質量好:由于靜壓成型時壓力均勻,磚體的密度高、強度大、尺寸精度高,外觀質量好,能滿足不同建筑工程的需求。
水泥制磚設備生產運行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?
在水泥制磚設備生產運行過程中,需圍繞設備安全、產品質量、生產效率、人員防護四大核心維度管控風險,以下是需重點注意的問題,按生產環節和關鍵要素分類說明:
一、設備運行前:檢查與準備是基礎
設備啟動前的全面檢查能避免運行中突發故障,減少停機損失,需重點關注以下內容:
核心部件狀態檢查
液壓系統:檢查液壓油的油位、油質、油溫(正常油溫 30-55℃,低于 15℃需預熱,高于 60℃需停機降溫),查看油管、密封圈是否滲漏,液壓泵、電磁閥動作是否靈活(如靜壓式設備的壓制油缸需無卡頓)。
傳動系統:檢查輸送帶、鏈條、齒輪的張緊度、潤滑情況(鏈條需定期加潤滑油,齒輪箱油位需符合刻度),避免因傳動打滑導致原料輸送不均或設備卡阻。
成型系統:清理模具內殘留的水泥結塊、雜物,檢查模具型腔是否磨損(磨損會導致磚體尺寸偏差),模具固定螺栓是否緊固(防止壓制時模具移位,引發磚體變形或設備撞擊)。
電氣系統:檢查配電箱內斷路器、接觸器、傳感器(如料位傳感器、壓力傳感器)是否正常,線路有無老化、裸露,接地是否可靠(防止漏電觸電)。
原料預處理檢查
原料配比:嚴格按工藝要求控制水泥、骨料(砂石)、水、外加劑的比例(如水泥用量不足會導致磚體強度不夠,水分過多易出現 “塌模”),需通過電子秤或配料機精準計量,禁止憑經驗配料。
原料濕度與粒度:骨料含水率需控制在5%-10% (過高易粘模,過低會導致磚體密實度不足),粒度需符合要求(如細骨料過多易開裂,粗骨料過多易導致成型不平整),必要時通過烘干或篩分設備預處理。
原料攪拌:檢查攪拌機葉片是否磨損,攪拌時間是否充足(通常 3-5 分鐘,確保原料混合均勻),避免出現 “離析” 現象(水泥漿與骨料分離,導致磚體局部強度不足)。
二、設備運行中:實時監控與異常處理
生產過程中需全程關注設備運行狀態和產品質量,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,避免小故障擴大:
設備運行參數監控
壓制參數:靜壓式設備需監控壓制壓力(如 1000 噸設備需穩定在設定壓力值,壓力波動 ±5% 以內)、壓制速度(過快易導致磚體內部產生氣泡,過慢影響效率),若壓力驟降需檢查液壓系統是否滲漏或泵體故障。
輸送速度:同步調整原料輸送帶、成型后磚體輸送帶的速度,確保 “供料 - 成型 - 出磚” 節奏匹配,避免原料堆積(導致模具溢料)或供料不足(導致磚體缺角)。
設備聲音與溫度:正常運行時設備應無異常噪音(如金屬撞擊聲、液壓泵異響),定期用手觸摸電機、軸承、液壓油箱外殼,溫度不超過 60℃(超過需停機檢查,排除過載或潤滑不良)。
產品質量實時抽檢
外觀檢查:每 10-20 分鐘抽檢一次磚體,查看是否有缺角、裂縫、麻面、變形(如邊長偏差需≤±2mm,厚度偏差≤±1mm),若出現缺角可能是模具磨損或壓制時原料填充不足,裂縫可能是原料水分過低或壓制壓力過大。
強度初檢:對成型后的磚體進行 “手壓測試”(正常情況下手壓無明顯凹陷),或按批次取樣送實驗室做抗壓強度檢測(如標磚抗壓強度需符合 MU10、MU15 等標準),若強度不達標需調整水泥配比或壓制壓力。
異常情況緊急處理
設備卡阻:若輸送帶卡料、模具卡磚,需立即停機、切斷電源,禁止在運行中用手或工具強行清理(防止手部卷入或設備損壞),清理后需手動測試設備動作,確認正常后再重啟。
液壓滲漏:若發現液壓油滲漏,需停機檢查滲漏點(如密封圈損壞需更換),補充液壓油至正常油位,避免因油位過低導致液壓泵空轉燒毀。
電氣故障:若出現電機不轉、指示燈不亮,需由專業電工檢查電路,禁止非專業人員拆修配電箱(防止觸電)。
三、人員操作:安全防護是底線
生產過程中人員操作不當是安全事故的主要誘因,需嚴格遵守安全規范:
個人防護到位
操作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、防滑勞保鞋、防塵口罩、防護手套(原料粉塵易引發呼吸道疾病,設備運轉時需防砸、防刮),禁止穿寬松衣物、戴首飾(防止衣物卷入輸送帶)。
嚴禁在設備運行時跨越輸送帶、觸摸模具或壓制部件(靜壓式設備壓制力可達 1000 噸,誤觸會導致嚴重傷亡)。
操作規范不違規
設備啟動需按 “先總電 - 再油泵 - 再傳動” 的順序,停機需按 “先停傳動 - 再停油泵 - 最后斷總電” 的順序,禁止違規跳步操作(如直接斷總電可能導致模具無法復位)。
禁止超負荷生產(如超出設備額定產能連續運行,會導致電機過載、液壓系統過熱),若設備出現 “過載報警”,需停機檢查負載,排除問題后再運行。
四、生產后:清潔與維護是保障
生產結束后的清潔和維護能延長設備壽命,減少下次運行故障:
設備清潔
清理原料殘留:用壓縮空氣或專用工具清理攪拌機、輸送帶、模具內的水泥殘留(尤其是模具型腔,殘留結塊會影響下次成型質量),禁止用水直接沖洗電氣部件(防止短路)。
擦拭設備表面:清理設備外殼、操作臺的粉塵和油污,保持設備整潔,便于下次檢查時發現異常(如滲漏的油污)。
定期維護保養
潤滑保養:按設備說明書要求,定期為傳動鏈條、齒輪、軸承加注潤滑油(如每月一次),液壓系統每 3-6 個月更換一次液壓油(需更換同型號、清潔的液壓油,避免不同型號油混合導致油質變質)。
部件更換:定期檢查模具、攪拌機葉片、輸送帶的磨損情況(如模具使用 1-2 年后需檢修或更換),及時更換老化的密封圈、電線、傳感器,避免 “帶病運行”。
記錄存檔:建立設備維護臺賬,記錄每次檢查、保養、維修的時間和內容(如更換液壓油的日期、模具檢修情況),便于追溯設備狀態。
五、環境與環保:合規生產不違規
隨著環保要求趨嚴,生產過程中需兼顧環保合規:
粉塵控制
原料堆放需覆蓋防塵布,輸送帶、攪拌機需安裝防塵罩或噴淋裝置(減少粉塵擴散),車間需配備負壓除塵設備(如布袋除塵器),避免粉塵排放超標(符合《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》GB 4915)。
廢水處理
設備清潔、原料攪拌產生的廢水需收集至沉淀池,經沉淀、過濾后循環使用(如用于原料攪拌),禁止直接排放(避免污染土壤和水體)。
固廢處理
生產中產生的廢磚、水泥結塊需集中收集,破碎后可重新作為骨料摻入原料(需控制摻量,避免影響質量),禁止隨意丟棄。
綜上,水泥制磚設備生產需遵循 “預防為主、實時監控、安全第一、環保合規” 的原則,通過規范操作、定期維護、質量管控,既能保障生產安全,又能穩定產品質量,提升生產效率。